|
京交会权威发布:2018版会展白皮书—— 中外会展业动态评估研究报告信息来源 : 中国贸易报 面对不确定不稳定的复杂形势,会展业肩负着聚合机遇引领前行的责任,坚守与希望成为主流。目前中外会展业格局呈梯度分布,欧洲居主导地位,新兴经济体势头强劲。“国际东移”和“国内西进”两大现象并存。中国适应全方位对外开放和三次产业转型升级要求,会展业规模突破1.3亿平方米,场馆面积突破1千万平方米,会展大国格局已定;然而国际化展会和市场化展商差距明显,会展强国任重道远。 【全球会展市场】亚洲市场快速崛起。其中中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,综合排名全球第二,数量规模登顶第一梯度,会展大国地位稳固。短板主要在展商,不仅与德、英,而且与意、法、瑞士存在较大差距。亚洲国家中韩国、新加坡、泰国表现不俗,居五望四。其中韩国势头抢眼,综合排名上升三个位次;泰国场馆指数上升,基础设施形成相对优势。美洲市场美国会展业一枝独秀,综合排名居三望二,展馆指数全球第四,展会与展商指数居中。目前芝加哥、拉斯维加斯、奥兰多、纽约持续加强基础设施,正在酝酿新的突破。 【世界会展城市】欧洲拥有35个世界会展城市,排名前20位的有德国的汉诺威、法兰克福、科隆、杜塞尔多夫、慕尼黑、柏林、纽伦堡,分列第2、4、5、6、8、11、15位;意大利的米兰、博洛尼亚,分列第7、12位;法国的巴黎,第3位;英国的伦敦,第9位;俄罗斯的莫斯科,第14位;西班牙的巴塞罗那,第16位;瑞士的巴塞尔,第17位。 本轮评估上海表现突出,一举超越巴黎和法兰克福,综合实力跃居世界会展城市首位。主要受益于国家会展中心(上海)2015年上半年建成并投入运营,导致场馆设施和展会项目两大指数双双起跳登顶,然而组展商发展指数仍得分较低,排名仅居第20位。汉诺威超越巴黎和法兰克福,综合实力跃升至第2。巴黎、法兰克福、科隆分列第3、4、5位,杜塞尔多夫、米兰、慕尼黑、伦敦、广州分列第6至10位。 【国际最具影响力展馆】未来展馆基本走势三判断:全球会展基础设施总体温和增长;展馆市场热点渐由欧美向亚太转移;新兴市场展馆影响力提升。 【世界最具感召力展会】按入围展会及其业绩排序,德国位居第一,入选展会50个,展出业绩1040.1万平方米,展均20.8万,总面积占比53%,约为第二名中国的2.5倍、超过德国之外其它所有国家百强展出业绩的总和。中国排名第二,入选展会22个,展出业绩417.5万平方米,展均18.98万。其中上海贡献13个,展出面积272.85万,展均20.99万;北京4个,展出面积64.1万,展均16万;广州3个,展出49万,展均16.3万;厦门1席18万,香港1席13.5万。其余28个,分别由意大利、法国、美国、瑞士、俄罗斯、西班牙、英国贡献。 未来我国商展发展六趋势:办展主体多元化,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;市场细分日趋明显,专业展成为主流;会展规模不断壮大,品牌化优势日趋突出;出国办展数量上升,国际化不断加快;线上线下融合发展,信息化助推会展腾飞;政府持续关注支持,标准化建设不断推进。 【全球最具竞争力展商】其中欧洲30家,包括英国9家、德国8家,法国意大利各3家,荷兰西班牙各2家,瑞士、比利时、瑞典各一家。亚洲3家,中国2家,日本1家。北美1家,来自美国。所谓综合收入,包括主办收入、场馆运营和展会服务。 商展百强上榜企业只有4家不在欧洲。其中美国艾姆拉尔德排名第11位/2.85亿欧元,香港贸发局第14位/2.54亿欧元,东京巨蛋第22位/1.57亿欧元,上海新国博第28位/1.28亿欧元。 根据各地会展业实力,对SMI指数评价模型做适应性调整,可得中国省域会展竞争力排名。综合实力位居前十位的省份依次为广东、山东、上海、北京、江苏、浙江、四川、辽宁、重庆和福建。 根据综合实力,中国会展城市目前大致可划分为三大阵营,总体呈“东高西低”、“南高北低”态势。上海、广州、北京、重庆四个会展业增长极,构成了我国会展业一线城市。 南宁、中山、兰州、锦州、海口、绵阳、徐州、香港、威海、桂林、太原、烟台、台州、鞍山、宜宾、西宁、珠海、芜湖、银川、洛阳、包头、乐山、南通、唐山、内江、绍兴、邯郸、信阳、安阳等126个城市构成了会展业三线城市。虽数量骤增,但总体实力偏弱,期待更大提升。 数据分析发现,前向关联产业域德国相对集中于机械工程装备制造业,美国为消费电子文化娱乐业,英国为生物医药高端服务业,瑞士为精密制造国际会议旅游服务业,中国为房地产汽车家电家俱业。后向配套服务链延伸扩展多方受益,导致交通通讯业旅游物流业餐饮酒店业安全保洁业繁荣。 中国会展业初创期以德国为赶超对象展览业独大,发展期强调展览会议业联动,繁荣期仍将以生产服务业展览会议业为中心,兼及生活服务业节庆赛事演艺业及主题乐园业,逐步走向内需主导“五位一体”全面发展。 【发展模式分野】 美国模式立足内需,市场决定,以商贸电子娱乐业服务为主、展会节事演贯通,兼顾制度霸权和国际关系建构。德国模式立足国本,实行社会市场经济,制造业外贸服务为主,基础设施先行、会展城市集群发展。英国模式面向世界市场,产能强大资本输出,展商国际化,以服务贸易赢利。瑞士模式以国际会议促进高端交往、高端旅游、精密制造和高端品牌。 会展活动根源于专业化分工经济和规模化交易低效的两难选择;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,集聚互动关联增值,为参与者扩大选择范围提供资源机遇促成内生优势;自身受规模报酬递增律驱使,引领会展活动从城际、省域、国际走向全球。 新时代会展业有必要高质量发展,满足对象个性化、市场全球化、策划高端化、展演媒体化、服务精细化、运行智能化的时代要求。40年再出发,中国会展业将在进一步融入世界中形成特色优势,迎接全球化竞争、精细化运作、翻番式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考验,在艰难曲折中建成会展强国。 会展业有必要自觉配合国家战略,主动服务先进制造业、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型产业从大到强,走向高端;有必要基于市场需求,推进供给侧改革,完善体制机制、规范标准、统计监管,保护知识产权,实现绿色发展,走专业化、国际化、品牌化、信息化之路。 会展强国建设有必要以国际竞争为背景,在基础设施、品牌项目、市场主体、创新研发和人才培养五方面固本强基,立足专精,追求体验,注重文化底蕴、历史传承、行业伦理和社会责任。 责任编辑:葛岩 |